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3-09 00:01:18
低折射率聚合物 https://www.mypolymers.cn
因争夺控制权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的私募机构鸣石投资,在10月15日凌晨发了两位创始人的初步和解声明。
该声明主要内容称,为了保障投资人利益、促进公司长久稳健经营、维护公司全体员工权益,袁宇先生和李硕先生共同决定:积极处理分歧,并聚焦于将本次事件对公司的影响降至最低。双方正在对公司管理等事宜进行协商,目前已取得建设性成果,将于2021年10月18日向各方公布结果。
目前,公司日常经营一切正常,公司产品继续暂停申购,赎回不受影响。
该声明的署名人是李硕、袁宇。
此前,由于两位创始人在争夺对公司的实控权时,袁宇自爆存在代持,一度将公司的合规问题推向舆论关注焦点。
并有网传消息称,监管意在让鸣石投资清掉全部产品。
不过,今日有接近鸣石投资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称,并没有网传那么夸张,目前鸣石投资还是在正常的运作,虽然舆论关注的比较多,但公司本身目前尚没有什么动荡发生。
“昨天下午鸣石已经跟监管沟通过了。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沟通内容,不过目前是正常运营,并没有市场渲染得‘要完了’那么夸张。”上述消息人士称。
“看起来监管似乎是想要把鸣石‘放一放’,这可能因为今年初证监会才发布了《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虽然2019年中基协的规定中就强调了严禁代持,但协会的性质本质上是一个自律组织,和证监会的性质不一样。”有私募人士称。
该私募人士称,证监会正式的私募监管规定,是2021年1月8日发布的,里面第五条规定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出资人不得有代持情形。但该规定的最后一条说明了,在规定施行前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不符合规定的,例如第五条中规定的不得代持,应当自该规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完成整改。这次鸣石投资虽然爆出了违规代持的问题,不过还是在一年有效整改期内,这或许是监管对其能够暂时“放一放”的原因。
此外,昨日本报报道,鸣石投资违规代持,可能让一众代销机构陷入“违规泥淖”。根据北京、上海两地证券业协会披露的信息来看,近年来,共有29家券商备案代销鸣石产品。
不过今日,多家头部券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今年已经不再销售鸣石的产品。
“不少券商的销售行为可能发生在过去,因为备案代销的是单个产品,产品在当时发行募集完了,可能也就没后续了。有的券商备案代销行为是好几年前,那时候代持甚至可能还不算违规。而且今年鸣石的产品业绩虽然好,但我们反而没有销售,具体的原因倒不清楚,这是总部的决定。”有券商从业人士称。
(图说:事件焦点双方李硕和袁宇今日凌晨发布的联合声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