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3-04 14:55:38
行业核心观点:
2021 年业绩预告披露已接近尾声,截至2 月12 日,申万八大消费行业共有426 家A 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 年业绩预告,整体披露率为56%。已披露净利润合计211.03 亿元,同比增速为-83%,各行业间业绩分化特点显著。本文根据公司已发布的业绩预告,从业绩盈亏、同比增速、年内变化三个角度统计对比,发现家用电器、美容护理、纺织制造三个行业业绩表现较为突出。
投资要点:
从一级行业来看:2021 年美护、家电盈利公司占比领跑全行业,纺织服饰业绩改善同比实现扭亏为盈,食品饮料连续两年稳健增长但增速有所下降,轻工制造虽然持续盈利,但连续两年业绩下降,社会服务连续两年亏损但幅度略减,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由盈转亏。
家用电器业绩整体表现最优,2021 年盈利公司占比(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81%)、过去两年年复合增速(91%)、2021Q4 盈利公司数量占比(68%)&同比增速(402%)均为行业前列,连续两年业绩稳步增长。美容护理业绩盈利情况最优,虽然其公司数量和营收规模在所有行业中最小,但却是2021 年盈利公司数量占比(88%)最大的行业,行业内营收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的业绩高增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增长。纺织服饰业绩改善最优,过去两年年复合增速(130%)、同比高增公司数量占比(59%)均为所有行业第一,2021 年Q1-Q3 及全年同比实现扭亏为盈。食品饮料业绩表现较为稳健,2021 年盈利公司数量占比73%,且业绩连续两年同比正增长,但2021 年业绩同比15%,较2020 年的增速20%有所下降。轻工制造2021 年盈利公司数量占比位居第三为76%,但业绩连续两年负增长,2021 年业绩同比-1%。社会服务、农林牧渔、商贸零售整体表现最差,2021 年业绩亏损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57%、53%、33%,业绩同比增速分别为6%、-173%、-981%,其中社会服务2020年出现大幅亏损,2021 年亏损略有减少,农林牧渔和商贸零售过去两年净利润由正转负,业绩下降幅度较大。
从二级细分行业来看:纺织制造业绩带动纺服回暖,家电零部件扭亏为盈同比超6 倍增长。首先在家用电器行业,以家电零部件、黑色家电等为代表的细分板块2021 年在各子行业中增速领先,且两年内基本都实现了扭亏为盈或盈利增长的业绩目标(除白色家电仍亏损)。其次是美容护理行业,其三个子行业都有超半数公司2021Q1-Q3 和Q4 均实现正盈利,年内业绩盈亏稳定性强,其中个护用品所有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利润均为正,2021 年利润超7 倍增长,在所有申万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一。最后是纺织服饰,其中纺织制造为近两年纺织服饰下唯一正盈利的行业,且近两年业绩复合增长速度翻番。饰品减亏效果显著,有八成公司2021 年业绩同比增速超过80%。而在其他整体业绩差强人意的消费一级行业下,仍有一些细分行业的业绩增长有亮眼表现,如商贸零售的旅游零售和专业连锁,其中旅游零售仅有中国中免一家公司,且归母净利润两年年复合增速高达45%;专业连锁在已披露业绩的7 家公司中有6 家均为盈利,2021 年扭转连续两年亏损局面,两年年复合增速在所有子行业中排名第三(145%),业绩总体趋势向好。
从上市公司来看:市值靠前公司八成净利为正,行业间企业高增原因不一。家用电器、纺织服饰、美容护理三个行业的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80%左右都能实现盈利,但市值大小与利润规模没有正向关系。在业绩增长类型方面,家用电器超八成公司的业绩高增来源于2021 年盈利较2020 年盈利的扩大,而纺织服务近五成公司的业绩高增来源于2021 年较2020 年亏损的改善(减亏或扭亏)。美容护理的三个子行业均有公司的业绩2021 年同比增速和两年年复合增速超20%,其中医疗美容板块标的较为稀缺,作为医美龙头股爱美客,规模效应带来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2022 年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以及疫情的边际影响减弱,消费有望进入复苏通道,建议关注以下行业机会:①食品饮料:必需品提价转嫁成本能力强,而高端、次高端白酒提价消息亦逐步落地,未来消费蓝筹估值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建议关注高端、次高端白酒、调味品、休闲零食、卤制品行业龙头。②地产后周期:稳增长政策下,基建、地产有望发力,建议关注地产后周期的家电、家居板块龙头。③旅游:基于我们对疫情影响将逐步减弱的预判,受疫情牵制最大的相关行业有望迎来修复,建议关注免税、景区、旅游行业龙头。④生猪养殖:生猪养殖行业下半年可能迎来周期向上反转,建议关注生猪养殖行业龙头。⑤美妆珠宝医美:颜值时代下,美妆珠宝医美市场广阔,高景气度持续,建议关注美妆珠宝医美龙头。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风险、政策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监管风险、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文章来源:万联证券)
文章来源:万联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