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美国新版“星球大战”计划?

2022-01-05 12:02:02

G吧交友

近日,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照会,首次曝光中国空间站去年两次紧急避碰,躲避美国“星链”卫星,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再次成为争议焦点。在美国官方支持下,马斯克一心打造“星链帝国”,分为两期进行发射组网,第一期1.2万颗,第二期3万颗,总数高达4.2万颗。

要知道,从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至今,加上报废的卫星,绕地卫星的总数还不到8000颗。那么,美国“星链”会给他国航天器造成哪些安全威胁?“星链”与美国军方大单不断,是否会沦为新版“星球大战”计划?

“星链”卫星持续降轨导致第一次紧急避碰

复盘一下,“星链”卫星两次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到底是如何肇事的?

第一次紧急避碰发生在去年7月1日,肇事者是“星链-1095”卫星。这颗卫星原本自2020年4月19日起,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55公里的轨道上,但是,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该卫星持续降轨机动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公里。去年7月1日,该卫星与轨道高度约39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之间出现近距离接近事件。

这迫使中国空间站于当天晚间主动采取紧急避碰。诡异的是,在中国空间站紧急避碰后,“星链-1095”又开始继续降低轨道,最终焚毁于大气层。

评论员曹卫东分析认为:美国这颗卫星是准备报废的,不要的,最后,它也证实确实是销毁了,毁掉了。那么,它很有可能是在下降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靠近你,反正我这颗卫星也不要了,我就测试一下,但是,我们的航天器主动进行了规避,因为我们要保证自己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

“星链”卫星机动升轨引发第二次紧急避碰

第二次紧急避碰发生在去年10月21日。肇事者是“星链-2305”卫星。从2020年10月16日起,这颗卫星自350公里高度开始升轨,在2020年10月21日前后达到390公里,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为确保中国航天员安全,中国空间站于去年10月21日又一次实施紧急避碰,规避两目标碰撞的风险。

评论员曹卫东分析认为:第二次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意图了,它是一颗新的卫星,或者是说,准备上升到预定轨道的这么一颗卫星,从低往高走。通过这样一低一高,这两颗卫星的航迹,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星链”计划公司,它似乎在进行一种测试,或一种窥探,充斥恶意和不轨。

“天宫”轨道参数公开美“碰瓷”性质恶劣

中国空间站是全球仅有的两个正在运行的载人空间站之一,轨道参数是公开的,美国政府和掌握“星链”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绝无可能“不知道”中国空间站的具体位置,因此,“星链”卫星两次太空“碰瓷”性质极其恶劣。

美俄卫星曾相撞相当于一吨炸药爆炸

据航天专家介绍,太空中运行的航天器速度极高,每秒速度在7.9公里左右,如果与直径10厘米以上的物体碰撞,空间站就会损毁,航天员的安全会受严重威胁。2009年,美国的美国一颗现役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以25000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迎头相撞,对撞动能约等于1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星链”横行霸道曾强迫欧洲卫星避让

此前,2019年9月,欧洲航天局的“风神”气象卫星为避撞“星链-44”卫星被迫紧急改变轨道。欧洲航天局官员指出,当时“风神”气象卫星与“星链-44”都在距离地球320公里的轨道上。“风神”比“星链-44”早九个月在该轨道上运行,而“星链-44”原本的轨道应该在440公里到550公里区域,突然下降是为了测试卫星的脱离轨道功能。

在美国军方就两颗卫星可能相撞发出警告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拒绝改变“星链-44”的轨道。最终欧洲航天局被迫改变“风神”的轨道。

对于相关指责,马斯克近日进行否认。他称太空很大而卫星很小,绕地球的每一个轨道“壳”都比地球表面还大。因此,近地轨道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百亿颗卫星,几千颗卫星就像地球上有几千辆车一样,“这不算什么”。

但马斯克的说辞,连美国国内的科学家都看不过去。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McDowell)不同意马斯克的说法。他指出,航天器以17000英里每小时速度前进,在这样的高速下,假设3秒的调整时间,也只够1000颗左右卫星在每个轨道“壳”内运行。

“星链”堪称美新版“星球大战”计划?

马斯克对各国航天专家的批评不屑一顾,是因为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为“星链”一路开绿灯,而且“星链”背后也有美国军方的影子。

“星链”计划,自2019年起已进行33次发射,将超过2000颗小型通信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美方标榜这是民用项目,提供互联网服务。但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这仅是其中一项功能。“星链”一旦应用于军事上,将是美国在太空中军事功能最强、最完善的一套体系,堪称新的“星球大战”计划。

近年来,美国军方投资近10亿美元,用于研发在商业卫星上搭载军用通信和侦察设备。

“星链”军事合同不断民用幌子早已沦陷

实际上,历数一下美军近年来与“星链”计划的合作,就知道“星链”的民用幌子早就沦陷了。

2019年3月,美军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署价值2800万美元合同,对“星链”开展了军事服务演示验证。当年11月的低轨技术验证试验中,“星链”为美军C-12飞机提供了高达610Mbps带宽的网络服务。

同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宣布将打造“庄家”系统,利用低轨道卫星对全球范围进行监控。而“星链”低轨卫星极有可能已成为“庄家”系统的搭载平台。

2020年,美国陆军也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研发协议,将“星链”宽带卫星连接到军事通信网络,根据评估结果整合军方的收购策略。

此外,“星链”的部分发射场,也建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内,其与军用战机互联的技术验证试验,也列入军事保密内容,美军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将“星链”系统的应用场景拓展到军用领域等相关做法,都令人担忧。

评论员白孟宸分析认为:spaceX,现在在逐渐地向军事工业复合体的方向发展。因为一方面,它试图获得更多的美国军方的支持,比如发射任务,其次,就是马斯克自己,也有试图在太空去跑马圈地的想法。那么,这套的努力也好,想法也好,跟美国军方很多人的想法,实际上是相吻合的。

评论员杜文龙分析认为:“星链”的军事化,目前看,可能性非常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拿到了美国军方大量资金之后,“星链”的军事用途更加明显。

“星链”战时可提升美军精确打击威力

“星链”卫星覆盖全球,可使美国构建全球无盲区波束覆盖,将有以下几大军事用途:

首先,增强美军通信能力,提升美军导航定位系统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星链”号称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25毫秒的低延迟传输,这比世界最先进卫星通信250毫秒延迟传输标准,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可以让用户的实时位置精度达到30厘米以内。

美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在“星链”卫星支持下,将打得更准更灵活,让敌方防御难度大幅增加。

我们以潜艇海底通信问题为例,当潜艇深潜至海底数百米时,唯一能使用的就是长波通信,不仅传递内容少,而且易出错。而“星链”卫星覆盖全球,无论潜艇航行在哪里,都可以通过释放专用通信浮标完成复杂通信。

“星链”战时可提升美战略反导预警

其次,“星链”卫星可以搭载军用模块化预警和探测设备。未来数万颗“星链”卫星不断过境全球所有区域,有助于美军实现近乎不间断的侦察和监视。至少比目前美国军方,高轨的红外卫星侦察预警效果会更加的先进。

在战时,“星链”仅需动用部分卫星,就可以实现对敌方地面导弹基地实时监控,在导弹刚刚点火升空时,就能进行预警,大幅度提高美军反导成功率。如果“星链”以星载武器装备在低轨道上,以庞大的数量,对对方的各种导弹进行拦截,在地球轨道上,会形成对弹道导弹的拦截弹幕。

“星链”可化身太空武器攻击航天器

再次,“星链”卫星自身可作为太空武器,对天基目标进行探测和打击,就像当年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催生的“智能卵石”太空武器一样。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表明,“星链”卫星并非稳定在既定轨道高度运行,而是可以进行机动变轨,这就使其具备了攻击他国航天器的能力。

评论员杜文龙认为:如果“星链”卫星一旦军用化,实现了变轨,实现了倾角速度完全相同,这样,在地球轨道上,就可以凭借这些卫星,进行自杀式的攻击,通过共轨杀伤,可以对对方的航天器,形成巨大威胁。

“星链”还可强化美“非接触”精确打击

此外,“星链”一旦用于军事化,还能强化美军对无人装备的指挥和控制。

单颗“星链”卫星的带宽可以达到20Gbps,这一通信速率足以向美军布置在全球各地的无人战车、机器人、无人机提供超远程通信服务,有助于强化美军“非接触”远程精确打击优势。这使得未来战争将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当年,美国开启阿波罗登月计划,正是受到了苏联载人卫星发射成功的刺激。那时的美国电影常见的台词是:苏联人在天上把我们看得一览无余,而我们无能为力。

如今,按照马斯克的计划,“星链”卫星总数将达到4.2万颗卫星,真正将地球每个角落一览无遗。“星链帝国”潜藏的军事能力,值得世界各国警惕。

作者丨秦风,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主编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汉阳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