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2-11 13:42:15
勤能补拙 https://www.qinnengbuzhuo.com/
12月11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凤凰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联合承办,凤凰网旅游、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旅游传播研究中心执行的第六届博鳌旅游传播论坛在博鳌举办。
作为 202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琼海分会场主体活动之一,论坛以“守正创新、融通中外,传播文旅好品牌”为主题,邀请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长、华侨城集团原董事、总经理姚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丁俊杰,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等重量级行业专家,政、产、学、研等各界嘉宾共聚一堂,聚焦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前瞻。
会上,由凤凰网与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共同发起的 2021“文旅好品牌”评选结果同步公布,优质案例分享、大咖主旨演讲与多场高峰对话轮番上演,共探中国文旅品牌传播新思维、新路径。
在“文旅好品牌”优质案例分享环节上,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国际文化贸易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媛媛分享了“故宫以东·城市盲盒”品牌项目的成长情况。
“在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中,我们如何将商业、与文化、与城市进行一个跨界,把文化、科技和IP赋能城市新未来。” 李媛媛介绍说,每一座城市都有文旅的顶层设计,而城市盲盒项目要做的其实是把这个顶层设计提取出可视化元素,并且能够把这些可视化的要素用于情感体验之中。
“实际上就是文化内容、商业场景和玩法升级和赋能。然后需要有一个年轻人或者现在大家非常能够接受的一些玩法让我们的场景和沉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内容更加有趣更加好玩。”李媛媛表示,城市盲盒项目具体做了这样五重的变革,一个是我们从文化到文化,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更新;二是从商业到商业,进行了面向商业的场景革命;三是从时尚到时尚进行了中国时尚的审美再造,讲好中国故事;四是从科技到科技,进行了数字科技的多元融合;五是从供给侧到需求侧进行了体验升维的心理锚定。
“城市盲盒是什么?城市盲盒是你打开任意门以后的每一个充满着奇妙以及惊喜的空间。”李媛媛认为,对于城市盲盒来讲,作为一个文旅品牌,我们首先是要进行文化的沉浸,也就是对城市文化的深度剖析。
据了解,今年“五一”到“七一”期间,“故宫以东”城市盲盒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东方新天地商场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在1700平米的空间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的国潮互动乐园,探索的是有关北京东城区的古城文化、胡同文化、中轴线文化的交流结合。这个科技打造的空间里,制作了游园盲盒、梦想盲盒、穿越盲盒、魔幻盲盒、时空盲盒、能量盲盒、国潮盲盒和太空盲盒,游客从老北京、老东城的老玩法中进入,从未来的太空盲盒中结束。
“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样的一个项目打开任意门,唤醒一个新世界。我们希望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一览无遗地展示在人们面前,通过一个令人有窥探感、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方式。”李媛媛表示,城市盲盒不仅仅是打开任意门,发现新世界,更希望能够把我们更多城市优秀的文化IP、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个组合的提炼,通过一个空间的赋能,通过一个玩法的沉浸,能够让大家更多的去了解,在商业空间、在景区、在古镇、在更多的多样化空间打破文化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更多活动详情请点击专题链接:https://ishare.ifeng.com/TCAwards2021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媛媛:好,感谢主持人。让我们从奇妙河南来到古都北京文化东城,下面我将跟各位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的名称叫做“故宫以东·城市盲盒”。这个项目实际上是两个品牌合在一起的这么一个奇妙反应,“故宫以东”是北京市东城区的文旅品牌,相信一直关注我们博鳌旅游传播论坛的朋友们对这个品牌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对于城市盲盒这样一个案例的品牌也许还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来一起看看城市盲盒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有城市盲盒这个品牌的想法的开发初期,我们实际上是想探讨一种新的在商业综合体中传播城市文化的这么一个想法,因为其实我们知道,在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中,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运用到了公共空间中,我们如何将商业、跟文化、跟城市进行一个跨界,把文化、科技和IP赋能城市新未来,于是我们诞生了这样的一个产品,它的名字就是“城市盲盒”。下面我将分享的是我们对于这个城市盲盒的一个最开始的思考的过程,也希望跟各位能够共同探讨到底如何在商业中将城市文化进行发力。
我们首先有几个发问,就是什么是城市文化IP和如何锻造城市文化IP,在我们的研究以及对于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间,我们进行了挖掘、提炼和萃取,就好象刚刚张院长以及路导讲的一样,我们实际上是要把我们的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城市文化,把我们的文化特点进行一个现代化、符号化、时尚化和形象化的提纯。然而我们在思考这个通路的时候我们发现,就像刚刚张院长讲的,我们之前在场景打造中更多的关注的是供给侧的一些内容,而需求侧又是怎么样的呢?所以我们在做这个城市盲盒项目的时候做的是空间沉浸盲盒,也就是说它其实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任意门,让我们的民众能够在这样一个空间中不因时空的感受而穿梭,而是因为沉浸的感受,所以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在情感场域以体验为导向的沉浸式空间,其实大家都在谈沉浸式空间,到底怎样才算沉浸,怎样的空间才算沉浸?其实在我们的研究以及我们对于产品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我们能够把空间以美的形式永续的存在于民众的生活,这才是一个好的空间的沉浸。所以其实城市盲盒是什么?我们在探索的是城市中的文化、科技、商业、体验之间的关系,首先每一个城市都有它自己文旅的一个顶层设计,而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把这个顶层设计提取出可视化元素,并且能够把这些可视化的要素用于情感体验之中。所以其实对于城市盲盒这样的项目,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的图片和案例。实际上我们是在做了这样五重的变革,一个是我们从文化到文化,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更新。第二,我们从商业到商业,进行了面向商业的场景革命,同时我们从时尚到时尚进行了中国时尚的审美再造,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我们从科技到科技,进行了数字科技的多元融合,最后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从供给侧到需求侧进行了体验升维的心理锚定。所以其实在描述城市盲盒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一听它,就像刚刚主持人讲的,它是一个爆火的产品类型,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研究以及实践中发现,城市盲盒是什么?它进行着IP提取、玩法赋能、空间激活、情感代入、故事演绎和体验升级的一个思考维度以及整个的工作流程。所以其实我们在进行的是一个人、文、地、业、场、感的一个综合性思考,而我们最终希望能够达到场域情感的一个综合培育。
其实对于城市盲盒来讲,作为一个文旅品牌,我们首先是要进行文化的沉浸,也就是对城市文化的深度剖析,我们回到“故宫以东”城市盲盒项目中,我们把北京市东城区的文化元素进行了一个深度挖掘以及提取,然后再跟北京的东方新天地商场进行商业场景的五维打造,同时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内容,比如说我们的K5,比如说我们的一些科技的手段,来进行科技应用的多维创新,最后的最后,我们为我们的消费者,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卖门票的,所以为消费者进行了一次体验升级的心理锚定。所以现在我再跟大家介绍到底什么是城市盲盒,到底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项目叫做一个城市盲盒呢?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样的一个项目打开任意门,唤醒一个新世界。我们希望能够把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不要有选择恐惧症的一览无遗地展示在人们面前,通过一个令人有窥探感、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方式。因此我们希望打开这扇任意门,我们打开盲盒的时候,不论是市井生活还是都市气象,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表达,都能够进行发现和体验。
所以我们对于城市盲盒这样的内容以及未来迭代的考虑我们进行了三重思考,实际上就是文化内容、商业场景和玩法升级和赋能。所以其实我们看到在IP激活中,我们要重视文化IP的应用和转化,在空间激活中,我们要关注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因为其实在现在的文化消费中,我们不再用于空间的存在,我们要打破文化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它有可能是存在于你经常去的那个商场,它也有可能存在于你经常去玩的那个公园,也有可能存在于每个有着旅游行为的人所去往的景区和古镇。而最后我们需要有一个年轻人或者现在大家非常能够接受的一些玩法让我们的场景和沉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内容更加有趣更加好玩。所以,刚刚我分享的是城市盲盒这样一个产品的锻造,“故宫以东”城市盲盒就是我们城市盲盒产品的1.0,它在今年五一到七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东方新天地商场得到了一个全面的检验,这个检验我不能说它是非常成功,而这个检验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我们进行了一次探索,就是用文化力量推动区域升维。
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思索,我们可以从主视觉可以发现,我们把北京的垂花门、兔爷、风筝和银杏树进行了自己的一种创新的思考,同时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的国潮互动乐园。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更加探索的其实是有关北京东城区的古城文化、胡同文化、中轴线文化的一个交流结合,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数字沉浸、展览展示、文化创新、文创潮玩和体验教育,而在一个1700平米的空间中要囊括上述所有内容,我就从这个地图里面看,这个空间其实挺难用的,我当时拿到这个空间的时候很头疼,它原来其实是一个进口超市,而我们用非常短的时间把这个进口超市这么一个空间进行了一种关于空间和玩法的思索,我们制作了游园盲盒、梦想盲盒、穿越盲盒、魔幻盲盒、时空盲盒、能量盲盒、国潮盲盒和太空盲盒,我们的入口是通过对于北京、老北京、老东城的老玩法进行了一个入口,而出口的时候我们面向未来,在太空盲盒中结束这次奇妙之旅,所以其实在这样的一个空间中我们可以看到,盲盒并不是某一个物品,盲盒是什么?盲盒是你打开任意门以后的每一个充满着奇妙以及惊喜的空间。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短片了解一下故宫以东城市盲盒到底是什么?
(视频播放)
这是我们当时在开幕时做的一个短片,我们可以从里面看到,其实在我们这个空间中,我们提取了跟东城有关的元素,我们复原了一批跟北京传统文化有关的场景,但是我们并不仅仅止步于此,我们其实是把这样的一个文化类型进行了一个综合的空间的布局,所以我们其实通过一个穿越之门进到了一个又一个空间,我们希望能够让民众在其中获得更多的沉浸感受,于是其实我们也有在这个空间中进行着一个类沉浸式剧本杀、沉浸式密室的方式在我们的开幕式之上,给参与开幕式的嘉宾以及媒体进行了一次完全不一样的盲盒体验。所以我下面将简单的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每一个板块的思考。到底这个空间盲盒中我们装了什么,到底你在文化、科技、商业沉浸中,到底进行了怎么样的一个内容,这其实是当时我为整个项目每一个板块进行的一个解读。
第一个就是游园盲盒,数字游玩图。我们是把记忆进行了一个勾连,我们把传统的从小到大的玩法进行了一个勾连,我们把北京的兔爷、风车,我们把北京各种各样存在于民众记忆中的玩法进行了一个科技现场的还原,其实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惊喜地看到小朋友在其中奔跑,拿着自己父辈们曾经玩过的铁环,看着这样一个互动场景时,当我们的兔爷从草丛中蹦哒出来的时候,我的感受其实是非常感动的,我们真正地做到了回归初心,玩的意义,童真最珍贵。
梦想盲盒,这个形式其实已经不见鲜了,但是我们实际上提取了北京东城的角楼以及北京东城最为主要的一个非遗元素就是风筝,我们在这个空间里是让我们的小朋友们回归到了一个神笔马良的时代,经由我们的这个数字设备能够让小朋友随意地去书写自己心中的风筝,然后把自己的风筝放飞在数字的北京角楼之上。所以其实我们放飞的风筝不再仅仅简单是一个满载风筝线,而是一个满载梦想的画笔,我们希望守住儿时之梦,以数字科技的方式。
其实在穿越盲盒之中我们进行了非常多的思索,北京有很多的老字号,北京也有茶馆,北京有着各种各样灯火辉煌的街道,北京有前门、有王府井、有昔日繁盛的商业,而我们在东方新天地这样一个新的商业集合体下,我们让时空轮回穿梭成为了可能,而我们打造这样一个空间实际上是想以最绚烂的空间在似幻似真中去寻找最道地的东城。其实图片因为很多,我无法选择更多的图片放上,我们其实是把北京的戏装,把北京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装以及打卡地结合在一起,包括这个里面还有一个我们的虚拟人,可以让你足不出户畅游东城的景区。
好,这个项目其实是我们自己研发了很久的一个项目,我们实际上是借由故宫的一件藏品,一个将军罐,瓷器上上面的一些花形制作了这么一个音乐互动的声光球乐园。我们的小朋友在里面嬉戏打闹,久久不愿意出来,我们实际是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张开怀抱拥抱人,让我们的小朋友在玩乐的沉浸体验中感受国风之趣,文物之美。
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北京东城现在也在着力打造非遗之城,在北京大量的优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东城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专门打造了有体验教育的非遗学堂,定期以及不定期的跟我们的小朋友们进行着非遗的普及以及手作的温度。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的民众一起动起来,把文化带回家。就像刚刚那位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导演所讲的,国潮是什么?实际上国潮代表着年轻一代对于中国潮流的再理解、再创造。
最后就是我们这个盲盒的出口。为什么要叫太空盲盒2121未来中古潮流空间呢?实际上我们在思考,在2121年,一百年以后,我们的民众我们的朋友们如何看待一百年之前也就是今天的产品,那个时候我们今天所有的文旅产品以及潮玩都会成为中古商品,所以这个空间我们是跟寺库,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一个奢侈品的互联网上市企业,跟他们一起进行跨界,把潮玩跟我们当下传统的我们的这个兔儿爷结合在一起,我们希望能够登录空间站看看2121年未来中古潮流店是什么样的。所以通过刚刚的分享,我们城市盲盒在干什么,我们城市盲盒不仅仅是打开任意门,发现新世界,我们更希望能够把我们更多城市优秀的文化、优秀的文化IP、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个组合的提炼,通过一个空间的赋能,通过一个玩法的沉浸,能够让大家更多的去了解,在商业空间、在景区、在古镇、在更多的多样化空间打破文化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早日到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