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二号飞船推迟发射,中西方博弈的关键,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2021-09-24 15:33:09

APEX http://www.htushu.com/list_8/6983.html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21年是中国航天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年,有了很多突破,可就在前几天,天舟二号推迟发射登上了热搜,这一次的发射任务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在发射前夕,很多朋友拿着手机等待着天舟二号发射,但是原本定于5月20日凌晨发射的天问二号,却因为技术原因被推迟了,对此很多网友的争议比较大,一些网友表示不理解天舟二号为什么会推迟?是不是我国的航天技术还有待进步呢?但也有网友表示,天舟二号是想在家过个520,那么天舟二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我国的航天技术现如今发展得怎么样呢?这一次发射推迟,那么下一次发射会是什么时候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天舟货运飞船?

  想要探索星辰大海,光把人送到太空是不行的,一些相应的保障和装备也需要进行运送,天舟货运飞船,被称之为太空中的“快递小哥”,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舟一号作为天舟系列的首艘货运飞船,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收官之作,它的发射对于空间站的后续工作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天舟一号的成功也正式宣告了我国航天迈进了“空间站时代”,天舟二号的直径达到了3.35米,全长10.6米,太阳能板在展开之后可以达到14.9米,天舟货运飞船相比神舟飞船来说,它并不需要考虑复杂的生命保障系统,可以说它只是用来货运的飞船,相对来说它的货运成本大大降低,但运输的有效重量却提高了不少,根据了解,这一次天舟二号内部携带的货物,以及推进剂总重量达到了6.64吨,装载货物后的总重量达到了13.7吨左右,天舟二号载货量是非常庞大的,天舟货运飞船主要是用来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等等,有了它会延长空间站在轨道飞行的寿命,货运飞船会运送航天员工作和提供生活补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驻留和工作等。

  

  原本的计划在天舟二号发射后,会与天和号核心舱进行对接,在与天河号进行对接之后再补加推进剂,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到来,神舟十二号是一艘载人飞船,会携带三名宇航员以及一些物资飞往我国的空间站,在到达空间站之后,它会与天河号节点舱对接,宇航员会将一些生活物资进行转移,根据计划,他们会在空间站内部生活三个月,进行各种测试以及科学实验,在完成任务之后会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面,很多人对此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天舟二号如何将货物送到天和号上的呢?

  

  针对这一问题,老森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知,在天和号的两端分别设计有接口,神舟十二号会与天和号的节点舱对接,而天舟二号会与天和号的资源舱对接,资源舱又被称之为天和号的“后门”,当全部连接完成之后,宇航员会从节点舱进入,拿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资,而这时候天舟二号会被当做大型仓库,当神舟十二号与节点舱分离之后,天舟二号也会与资源舱分离,这时候天舟二号会绕到节点舱进行对接,补加推进剂,老森在这里科普一下,之所以要进行两次推进剂补加,是为了要进行前后补加测试,在推进剂补加完成之后,天舟二号会等待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到来,在神舟十三号来临之前,天舟二号会与节点舱进行分离,当在分离之后,天舟二号将会被天和号的机械臂捕捉,很多专家将天舟二号称为一箭三雕,它验证了天和号核心舱机械臂辅助对接能力,这样可以方便于后来的航天器进行工作,它最大限度展现了空间站实验舱,转位对接的任务流程,为实验舱转位对接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验舱准备对接中,天和号机械臂可以与实验舱转位机械臂互相备份,这样就多了一份保障,当天舟二号在完成它的任务之后,会携带着许多太空垃圾,飞往指定区域进行销毁,天舟二号对我国相当重要,后续的很多航天计划都是与它有关的。

  

  按照我国的航天任务计划,天宫空间站在轨建设划分为,“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与“在轨建造阶段”,两大部分,在这期间会安排6次发射任务,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首发任务,已经于去年成功实施,而天和号核心舱则是第二次发射任务,我们今天讲的天舟二号,担任的是第三次发射任务。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我国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在今年的3月2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就已经进驻了海南文昌发射场,在经过了长达40多天的组装测试工作后,到了4月28日便开始了燃料加注工作,为转入发射倒计时阶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到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该发射的时候,人们却收到了推迟发射的消息,大部分人对此给出的评论是非常好的,表示天舟二号要“稳稳的幸福”,但在大片好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老森觉得天舟二号推迟发射并没有什么可喷的,一些只靠键盘思考的人,可以说太低估我国的航天实力了,首先像火箭推迟发射这件事情简直再正常不过了,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就连一些科技强国也是如此,喜欢航天的朋友们应该比较清楚,在今年有很多国家火箭的发射都进行了推迟,例如在2021年3月19日,欧洲航天局推迟了Vega-C火箭的发射,直到2022年,同年3月28日,印度推迟了GSLVMk2火箭的发射,所以说大家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官方对此还没有公布相关的信息,目前网上所发布的大多都是一些网友的猜测,所以说朋友们要不信谣、不传谣,既然飞船到了最后才推迟发射,那就说明这一技术问题并不大,我们只需要耐心地等待飞船再次发射即可。

  

  原本计划的5月20日凌晨1点发射,是因为天和号的轨道非常好,我国的天舟二号采用了“零窗口”发射,零窗口指的是发射时间要分秒不差,一旦错过窗口期,发射器需要耗费更多的燃料才能执行任务,毕竟发射器承载的燃料是有限的,所以飞船发射必须要精确再精确,这一次发射在推迟之后,下一次发射需要等到合适的“窗口期”出现,根据网上一些大神预测出的消息,发射窗口期可能会在七天之内,有了解这一方面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目前我国的航天能力有多强?

  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我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成功着陆,在5月15号,天问一号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旅行之后,最终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在祝融号火星探测车着陆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被称之为“恐怖9分钟”,因为在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例如冲入火星大气的速度,角度、地点以及时间、着陆地点的地形地貌、着陆时的气象条件等等,祝融号探测车的着陆区选择在了乌托邦平原,这里的高度较低,最终着陆时间为9分钟左右,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称号。

  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一代人正在见证中国航天最波澜壮阔的一幕,从人类出现在这个星球上之后,就诞生了飞天的梦想,但想要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谈何容易,在过去我们一直面对着航天技术的封锁,直到21世纪,我们才真正地开始航天发展,从此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航天!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升空,继苏联美国之后,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实现独立载人航天的国家,2013年12月10日,嫦娥三号登陆月球,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到了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祝融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成功实现了火星软着陆,我国航天发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人类航天的一次破局,目前我国的航天发展正在不断加速,我们从最开始的跟跑再到并跑,目前正在努力实现领跑,在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期间,是几十万航天人付出的努力,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第1发到100发用了37年,从100~200仅用了8年,从200~300缩减至4年,我国的航天步伐越来越快,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天空的过程中,航天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的训练要求是非常高的,常人简直难以想象,航天员需要完成几十门的学术课程,还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学习一些生存技能和航天器的复杂操作与应用,航天员还必须经过超重训练仪器的测试,这种仪器对于人的身体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虽然这一次的发射推迟了,但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听到,天舟二号成功发射的好消息,本期视频内容就到这里,老森致力于大国知识类科普,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汉阳信息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