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综艺娱乐、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8-19 12:16:06
7月14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低开低走,创业板指表现稍显强势,盘中一度有翻红表现,随后跟随沪指走弱。盘面上,酿酒、医疗、煤炭等行业小幅上涨,航天航空、有色金属、汽车、安防设备、银行等行业跌幅居前。题材股方面,CRO、草甘膦、注射器概念、煤化工、生物疫苗等涨幅居前;刀片电池、盐湖提锂、华为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跌幅靠前。
上海发布重磅文件 对集成电路产业链提出规划 机构建议关注三大主线(附股)
7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集成电路方面,规划指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创新高地。以自主创新、规模发展为重点,提升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能级。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当下半导体景气度依旧高企,中报业绩行情仍将持续,持续看好具备产能优势的IDM厂商及晶圆厂,如士兰微、华虹半导体等。此外晶丰明源等优秀模拟公司,在品类扩张及涨价驱动下,全年业绩弹性同样凸显。
多家医美上市公司中报净利预增 主力资金加仓这些个股
周三盘中,医美板块表现强势。从医美板块中报业绩来看,多家公司净利润预增。其中,昊海生科净利润同比预增幅度最大,为699.21%~808.19%。
开源证券研报称,消费者接受程度上升、年轻化趋势带来渗透率提升,将驱动行业长期高速发展。医美行业存在较高的研发、资质壁垒,爱美客、华熙生物等龙头公司,在产品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均已得到下游医美机构和终端消费者认可,核心竞争力突出,明星产品叠加新产品有望共同驱动持续增长。医美产业链重点推荐国货医美产品龙头爱美客和玻尿酸全产业链布局的华熙生物。
眼科医疗板块大涨产业链迎暑期催化 二季度净利增长可期
周三盘中,眼科医疗概念股直线拉升。消息上,7月13日,国家卫健委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再那吾东·玉山介绍,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2.5个百分点,较2018年有所下降;我国高中生近视率为80.5%;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幼儿园和小学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2019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1037亿,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速17.5%。其中医学视光、白内障、屈光手术为前3大细分市场,2019年占比分别为21.3%、18.1%和16.8%。这三大细分领域未来的成长性均有可能加速,随着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会提升,需求将扩增。
该研报认为,随着防控近视的政策要求,随着国家对近视防控的重视、部分省市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等政策引导,屈光手术和医学视光将迎来大发展。从二季度来看,随着暑期到来和高考的结束,二季度收入利润在去年低基数情况下有望实现加速增长,建议关注眼科产业链相关公司爱尔眼科、爱博医疗等。
夏季高温来势汹汹 煤炭需求旺季来临 机构称关键点或在未来1-2周
7月14日早盘,煤炭板块大幅拉升,涨幅居前。消息面上,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表示,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绿色低碳发展。
安信证券指出,后续停产煤矿的复产仅对短期市场的供需产生影响,新建产能不足将是价格中枢提升的核心因素,随着新建产能的不断减少,煤炭行业供给弹性减弱,价格中枢有望持续走强,继而有望带动行业估值提升。目前动力煤价格超预期,且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煤价中枢上涨有望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进而拉动板块估值回升。
高层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关注重点布局跨境业务的大型电商企业(附股)
7月13日,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主持召开总署第四十一次形势分析及工作督查例会。会议要求,全国海关要大力支持外贸创新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单一窗口”对接、AEO互认合作、电子证书国际联网。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探索实施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支持规范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健康发展。
川财证券认为,疫情影响下全球线上经济持续发展,其中跨境电商行业实现高速增长,我国2020全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预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影响仍持续2-3年,跨境电商未来保持较高增长可能性较高,建议关注重点布局跨境业务的大型电商企业。
7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涨15.1% 关注具备成本控制优势养殖头部企业
统计局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7月上旬与6月下旬相比,39种产品价格上涨,9种下降,2种持平。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煤炭类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生猪(外三元)价格涨15.1%。
同时据商务部网站14日消息,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开展本年度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并定于7月14日实施公开竞价收储。
东兴证券认为,收储有利于生猪价格趋稳,预计下半年猪价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当前阶段种群调整和成本控制是养殖主体的努力的主要方向。随着价格季节性反弹与养殖企业成本优化,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成本控制具备明显优势的养殖头部企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